- 发布日期:2025-04-12 18:53 点击次数:187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图片
摘要腰间盘突出症作为常见脊柱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显著。本文系统阐述并对比西医和中医对腰间盘突出的认知及治疗手段,剖析西医药物与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和潜在弊端,深入探究中医中药治疗的理论根基、用药特色与优势,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多元思路,推动中西医结合在该病症治疗中的合理运用,提升治疗成效。
一、引言腰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进而引发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其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给患者带来沉重痛苦。西医和中医在腰间盘突出治疗领域各有方法和特点,全面了解并对比二者,对于科学选择治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具有关键意义。
二、西医对腰间盘突出的认识及治疗1 西医对腰间盘突出的病理认识西医理论中,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随着年龄增长、长期劳损、外伤等因素影响,椎间盘逐渐退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突出的髓核压迫周围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结构,引发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导致疼痛、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此外,腰椎稳定性降低、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2 西医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药物以芬必得(布洛芬)、双氯芬酸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然而,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等严重问题,还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迅速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胃肠道并发症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脱水药物甘露醇作为常用脱水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从而减轻神经根水肿。但使用甘露醇时可能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手术治疗当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严重神经压迫症状,如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大小便失禁等,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髓核摘除术、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治疗能够直接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术后腰椎不稳定等,且部分患者术后可能面临复发问题。
三、中医对腰间盘突出的认识及治疗1 中医对腰间盘突出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将腰间盘突出归属于 “腰痛”“痹证” 等范畴。其病因涵盖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肝肾亏虚,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不足会致使筋骨失养,增加腰椎间盘退变的风险;外因主要包括感受风寒湿邪、劳损、外伤等。风寒湿邪侵袭腰部,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疼痛;劳损、外伤则可造成腰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进而产生疼痛。此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也会影响腰部的滋养,加重病情。
3.2 中医的中药治疗方法利水消肿类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之效。在治疗腰间盘突出时,黄芪通过补气推动水液代谢,与泽兰、泽泻、赤小豆等药物配伍,可增强利水消肿的功效,有效减轻腰部及下肢水肿。泽兰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这些药物相互配合,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液代谢,缓解因水肿压迫神经导致的疼痛。
消炎止痛类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治疗风湿热痹所致的腰部疼痛。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对风湿痹痛有良好疗效。这些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实现止痛目的。
活血化瘀类乳香、没药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止痛药物,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瘀血阻滞引发的疼痛。旋覆花也具备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辅助治疗腰间盘突出。
扶正类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这些药物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的腰间盘突出患者,通过扶正固本,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搜风通络止痛类蜈蚣、蝎子等虫类药具有搜风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顽固性疼痛,尤其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瘀血阻滞所致的疼痛,疗效独特。它们能够深入经络,搜剔风邪,通利关节,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在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中,中医相较于西医,更显著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腰间盘突出在中医范畴有多种证型,诸如寒湿性、血瘀性、湿热型、虚型等等。
西医常采用脱水剂等方式缓解症状,相对单一。而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因证施治。对于寒湿性的腰间盘突出,会运用温阳散寒、祛湿通络的药物;血瘀型则着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湿热型需清热利湿;气虚型就以补气扶正为主等。
像具有扶正、活血、消水肿、搜风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只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精准辨证,灵活调整用药方案,充分体现了其治疗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贴合患者的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促进腰间盘突出的恢复,这是中医在治疗腰间盘突出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优势。
四、中西医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对比西医治疗腰间盘突出在缓解急性疼痛、减轻神经水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病情严重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时,手术治疗能迅速解除神经压迫。但西医治疗往往侧重于缓解症状,对于腰椎退变、肝肾亏虚等疾病根本原因的整体调理能力有限,且存在一定复发率。
中医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多种中药的综合运用,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入手,不仅能缓解疼痛症状,还能改善机体整体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病情复发。然而,中医治疗起效相对较慢,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单纯中药治疗可能无法及时缓解症状。
副作用对比西医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虽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有一定作用,但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可能对胃肠道、肝肾功能等造成损害。手术治疗也存在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
中医中药治疗相对副作用较小,中药多为天然药物,合理配伍后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但需注意,部分中药如制川乌、蜈蚣、蝎子等具有一定毒性,使用不当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疗理念对比西医治疗腰间盘突出主要基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以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为主要目标,着重处理局部病变。
中医治疗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等,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来治疗疾病,不仅关注局部症状,更注重整体机能的恢复。
五、结论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中医则在整体调理、改善体质、降低复发率以及副作用较小等方面独具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推动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与康复。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